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是从事航空发动机与新型能源领域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三航”特色学院。其前身是西北工业大学原航空发动机系。创建于1952年10月,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和浙江大学三校航空工程系组建而成的华东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系;1956年8月改名为西安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系;1957年10月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后组成了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系; 1970年2月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部分专业并入。

学院现有教职工108人,其中教师85人;教授29人(其中院士1人,二级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26人),副教授33人。国家“863”、“973”、重大专项、总装专家1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

学院下设航空推进系、航空流体机械系、工程热物理系、动力工程与测试系4个系和中德旋转机械与风能装置测控研究1个所。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本科专业;其中“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内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学科之一,“飞行器动力工程”和“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拥有“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叶柵部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新概念喷气推进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航空宇航动力技术中心、陕西省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与监测中心、“热工程信息处理”国家专业实验室、研究生教育创新实验中心、大学生节能减排实验中心,此外还建有9个专业实验室。

学院与世界四大著名航空发动机研制单位(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英国罗·罗公司、俄罗斯航空发动机中央研究院)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联合成立了 “中德旋转机械与风能装置测控研究所”、“中英传热与空气动力学实验室” 和“中俄联合适航性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每年双方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进行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

学院目前有各类学生 1202 名(其中本科生837名,硕士生270名,博士生95名)。是国内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院系之一。曾培养了我国第一位航空发动机专业博士。到目前为止,为国家培养了186名博士,2000多名硕士等各类尖端技术人才。其中一些佼佼者已成长为相关学科的带头人、知名专家或各级党政领导,更多的则成为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部队的技术骨干,在我国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毕业生绝大部分就业于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深圳、沈阳等大中城市的航空、航天科研院所和民航、部队、中石油、中石化等各大公司以及沿海机械、电子行业等单位。

近年来,学院承担着国防“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大飞机、高超飞行器、A计划等三项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和科技专项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总装备部、中航工业及商用发动机等主要型号的研制与生产,年均科研经费逾 5500 万元。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科研论文1000余篇,其中600多篇论文被SCI、EI收录;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申请专利54件,授权专利30件;撰写高水平学术专著20余部。为我国航空、航天工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